欢迎登录冀域网,河北综合性门户网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冀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公益 >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家家拥有家庭医生 --清河县谢炉卫生院家庭医生 第八服务团队服务群众纪实

时间:2021-09-26 16:15人气:来源: 原创作者: 王志 李玉年
        谢炉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70.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255人,谢炉镇有个卫生院第八签约团队他们辖区服务人口7082人,1361户,该团队签约居民5826,签约率82.3%。为适应居民多元化的健康需求,他们以全科医师为主体,其他医、护、技、公卫医师为副体,其中包括全科医师1名,医师1名,护士1名,技师1名,公卫医师2名,村医8名;团队中本科以上学历6名,大专以上学历5名,中专及以上3名;是一个集基本医疗、日常护理、康复服务为一体的特殊服务团队。
        家庭医生,一个温馨而富有活力的名字,在日新月异的医改浪潮中诞生,在为基层群众服务中熠熠生辉。清河县谢炉卫生院家庭医生第八服务团队,就是这样一个团队,他们在进村入户的实际工作中快速成长;他们在服务群众实现着自身价值;用实际行动践行者新时代医者的仁爱情怀……
一、宣传引导,我就是您的健康守门人
       2017年7月,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之初,不少群众对这种新的服务模式不理解、不接受,甚至还有抵触情绪。有的说,我们一家人身体都健健康康的,不需要你们的服务;还有的说,你们这家庭医生今后还指不定问我们老百姓收多少钱呢,我们有了病就上医院,没病也不用你们瞎操心......面对种种质疑,每个队员认定,只要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好处原原本本的宣传给大家,把优质的服务送达群众身边,群众就一定会接受家庭医生这个“新生事物”。他们深入辖区各个村开展了义务诊疗、宣传,挨家挨户上门向群众宣讲签约政策,做健康体检。有时候为了服务一个群众,队员们“追”到了田间地头。对那些白天进城务工的居民,晚上上门做宣传。用实际行动让每一个群众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是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是干嘛的,使大部分群众对这种新的服务模式由不理解到观望,再到逐渐接受,为顺利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不忘初心,为了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
        由于有了前期的广泛宣传,该团队的首轮上门签约进展的比较顺利,辖区共1361户,首轮签约了820户,部分村民还在观望。即使那些已经签约的村民,有的人还是对家庭医生能不能发挥作用心存疑虑。对此,他们心里明白,只有用实实在在的事例才能说服人。
近几年来,该团队为签约的一般居民提供每年不低于4次入户履约服务,包括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健康教育指导等服务;对签约的重点人群每月提供1次入户随访服务和其他基本医疗等服务;对签约的287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提供诊疗服务,提高服药依从性。居民的需要就是无声的命令,该团队起早贪黑,不分严寒和酷署,穿梭在百姓当中,为他们治病解答,从无怨言。细致周到的服务,逐步转变了群众的认识,在后续的续约中,全服务辖区7082名村民中,进行面对面签约的有6310人,签约率89%,续约率达98%以上,重点人群做到了应签尽签。
三、心贴心服务,群众满意才是我们的追求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为广大村民已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上,为签约家庭提供综合健康管理服务,更加注重主动和互动。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优劣的最高标准和根本目标,不断完善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诊疗水平,使每个服务对象享受到了“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和“追踪式"健康管理。通过与村民建立相对稳定的自愿服务关系,为村民提供主动、连续的健康责任性管理。
       在这一年多的实践中,该团队已经成了全体居民的朋友和亲人,被居民们亲切地称赞为“贴心小棉袄”。老百姓头痛脑热首先想到的是向家庭医生咨询,疑难重症病人需要到上级医院就诊的,都会主动的跟他们协商。辖区居民梁大爷因脑出血失语,不能自主进食,大小便失禁,瘫痪在床,需要团队成员长期护理与治疗。过去老人需下胃管、更换导尿管等治疗时,都是家属打120到大医院,花钱多不说,更浪费医疗急救资源。众所周知,周围的诊所没有下胃管的专业人员,大医院没有出诊服务。现在有了家庭医生团队就不一样了,该团队有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执业医生,有护理操作技术过硬的护士,团队背后有卫生院和上级医院的技术支持,家庭医生会根据居民的需求,合理安排医护人员为居民服务。他们每周都会上门指导家属压疮的预防与护理,并定期上门更换胃管和导尿管,教会家属帮病人更换卧位、翻身,保持床铺整洁,及时更换被服。梁大爷的家属看到团队的护士为老人做护理时,动作轻柔、下胃管导尿技术娴熟,老人感觉也很舒适,感动地说:“有你们真好,家庭医生真是我们的福音”。
       该团队关注的不只是生病的躯体、器官,而更关心的是一个人、一个家庭。在服务好辖区百姓的同时,更需要每个队员以博爱之心去关心爱护群众。居民的事无小事,需要他们得更细更好!有一天,居民张大娘打电话说自己头晕,在嘱咐大娘卧床休息、不要走动后,团队医护人员快速到达居民家中,测血压110/70mmHg,对于平常人来说这血压属于正常,可张大娘平时的血压控制在140~150/80~90mmhg之间,询问用药时说不清自己吃药,吃药的时间和数量都不对,造成了她血压的不稳定。为其处理好血压后并交待了注意事项,还特意送给阿姨一个药盒(那种把药分成早中晚口服的药盒)。教会她每天晚上服药后把第二天三顿口服药摆好,按时用药。后来张阿姨就没有在吃错过药了。针对正在服药的老人,这种小药盒可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于是该团队给辖区所有服药的老年人免费配送了这种药盒,希望老人不要在因为多吃药或少吃药而引起不适出现危险。
       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该团队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再接再厉,撸起袖子加油干,找差距、补短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