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冀域网,河北综合性门户网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冀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美食 >

塞罕坝:绿色发展奇迹 生态旅游样板

时间:2021-08-24 08:29人气:来源: 河北旅游作者:
     承德是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为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2018年,河北省在承德坝上举行了以"生态旅游,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了以塞罕坝森林小镇为东起点的“一号风景大道”品牌,围绕“一号风景大道”植树近140万株,绿化1.8万亩,树立了生态文明旅游的新样板。
“绿色奇迹”的前世今生
    塞罕坝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交接处,平均海拨约1500米。"塞罕坝"是个蒙汉合璧词汇,意思是"美丽的高岭"。这里是"一号风景大道"的东端起点,驱车在路上穿梭,冈峦起伏,森林与草原交融,不同层次的绿色前呼后拥铺展开去,远远望去,如绿海波涛。
     历史上,塞罕坝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1681年,康熙皇帝将木兰围场辟为皇家猎苑,塞罕坝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清末开始,由于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加之山火不断,塞罕坝逐渐退化成林木稀疏、风沙肆虐的荒原沙地。
     从20世纪60年代起,英雄的塞罕坝人战风沙,斗严寒,一代代接力奋斗,种出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让塞罕坝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成了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乐园。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称赞塞罕坝机械林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由此名扬。在2017年12月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被授予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生态旅游的典型样板
     为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2018年,河北省在塞罕坝所在的承德坝上地区举办了第三届省旅发大会。本届旅发大会以"生态旅游,绿色发展"为主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了"一号风景大道"品牌,展示了坝上地区无穷魅力。
    全长180公里的"一号风景大道",东起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经御道口牧场管理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西至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2019年,在被誉为中国自驾游行业"奥斯卡"的上海汽车文化节开幕式暨2019自驾游大会颁奖盛典上,"一号风景大道"在2018年度中国36条经典自驾路线评选中获奖,并载入了中国自驾游年鉴《爱驾者此生必驾三十六路》,市场知名度、号召力大幅提升,2019年共接待游客380万人次。目前,"一号风景大道"已成为展示塞罕坝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性成果的生态风景大道。
      位于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地带的塞罕坝展览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从最早一批塞罕坝人使用过的工具,到2017年收获的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奖杯,展馆通过实物、图片、图表、仿真场景等多种形式,生动鲜活地展现了林场建设者战天斗地、造林不止的艰辛历程以及塞罕坝生态环境的沧桑巨变,让游人可以"一馆读懂塞罕坝"。